临时假肢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2-11-30 00:00
来源:
www.axkangfu.com
1、装配时间:
我国传统的假肢安装方法是在截肢术后待伤口愈合、拆线后,出院回家等几个月或者半年后,残肢水肿消失,残肢定型后才考虑安装假肢。为了帮助截肢者早日康复,近代多主张早期安装临时假肢。一般的临时假肢在截肢术后半个月,伤口愈合良好、拆线后即可安装。也有截肢后立刻安装石膏绷带接受腔下地负重站立,也是为了降低水肿。
2、应用临时假肢的办法
穿用小腿临时假肢时,一般要在残肢上先套用几层残肢袜套,然后将残肢袜套的底端从临时接受腔的底部洞口穿出,再将残肢拉入接受腔。穿戴几天后几周后,残肢消肿变细后需要增加袜套层数。
穿用大腿临时假肢时,先在残肢上涂一些爽身粉,再套上一种名为易拉宝的丝绸材料,这种材料可以降低在穿戴过程中对残肢的摩擦,然后将残肢袜套的底端从临时接受腔的底部洞口穿出,再将残肢拉入接受腔。穿戴几天后几周后,残肢消肿变细后需要增加袜套层数。石膏材料的临时接受腔可以在肢体变细的情况下,在接受腔的内壁添补石膏,对于树脂材料的接受腔,可以在接受腔的内壁粘一些相应厚度的泡沫垫来适配变细的残肢。对于残肢不理想的截肢者,特别是老人、儿童、妇女,为了减轻假肢重量和使假肢更容易适应接受腔,可以使用树脂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绷带制作临时假肢接受腔。
3、使用临时性假肢的优点
患者在截肢后,由于要等伤口愈合,有些医生比较保守,对假肢安装的时间不是很了解,对患者的医嘱交代是三个月后再考虑安装假肢。在等待恢复的三个月内,患者主要依靠拐杖或者轮椅转移,大部分截肢后残肢的肌肉力量不平衡,会导致残肢的内收、外展或者屈曲畸形,这些对患者装配假肢会造成很大影响。还有就是患者在截肢后,大部分都有幻肢痛、残肢痛。患者的皮肤抗压能力和底端负重能力的训练都是对以后装配正式假肢有影响的因素。
装配临时性假肢可以早日下地负重、预防关节屈曲、外展畸形,改善全身状况,预防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可以早日进行使用假肢的站立、步行训练。缩短康复时间;假肢制作师可以通过对临时性假肢的使用观察、修改可以指 定出更为符合患者穿戴的正式假肢;也可以促进残肢早日定型,早日定制正式假肢。临床上一般在穿戴临时性假肢两周后,残肢的周长测量无变化或假肢不再增加袜套,石膏接受腔和树脂接受腔不再添补材料,即可视为残肢基本定型了,可以定制正式假肢了。
现在假肢矫形器制作单位在制作正式假肢时,一般都会额外再给患者赠送一个接受腔,这个接受腔在患者穿戴正式假肢半年左右后更换,因为在正式假肢穿戴半年后,肢体一般变细,到时更换的接受腔尺寸基本上是患者长期穿戴假肢接受腔的尺寸。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新闻